学员风采
发布时间:2017-07-03 15:58:05走近潘映昆
——全面发展的科技少年
小时候,就与科技结下了不解之缘,小小博客引来与重量级科学家的忘年神交;
年少时,因要投身科学,立志笃行做全面发展的少年;
现在这科技的种子种下了、萌芽了、爬蔓了,相信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,天道酬勤,定能圆一个诚挚少年的中国梦、科技梦。
潘映昆,一个爱思考、勤动手、爱文学、钟情于科技发明的阳光男孩。
结缘科技事业——小小科普博客引来重量级科学家
在长辈眼中,潘映昆从小就是一个“好奇宝宝”,不懂的事情定要纠缠着打破砂锅问到底,23册的《十万个为什么》早已翻看得烂熟于胸;家中电器多成为其“试验品”;一套1000多个零件的乐高工程车一拼就是一天;往田野地头一扎,观察蚂蚁、蜜蜂……各色可见昆虫的形态、习性他都要与《昆虫记》所说对照一番。大家又发现这个“好奇宝宝”还是一个“科技小喇叭”,发现了新的小昆虫如何搬运食物要向老师报告,新获知了一个科技知识立刻要给母亲演示演示。从小,潘映昆不仅好奇,将这份好奇化为行动,更将他对世界万物、对科学的好奇变成文字,或编一部科幻小说,或写益智科普小品,承载的是一颗可贵的小小心灵对科技的热爱。
在老师的鼓励下,潘映昆将这些珍贵的奇思妙想寄放在了网络博客上,记录生活的点滴,开始了他的科技探讨之旅。没成想,当时的一个无心之举,却遇到了一位有心之人,开启了一段有关科学的忘年交。
魏建东,旅德科学家,中德汽车工业技术协会会长。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下浏览了潘映昆的博客,被这位小小孩童对科学的热情吸引,被其广博的知识吸引,魏建东先生惊异于:原来祖国大地上还有这样一个热爱科学、勤奋专研的可爱小男孩!通过博客,一段由对科技的共同爱好的忘年交友谊开始了。魏先生为潘映昆解答科学疑难,聆听他在邮件那头讲述的精彩科幻故事,既是一位老师,又如一位慈父,他甚至将自己珍藏的200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Peter Gruenberg教授的亲笔签名的论文原稿转赠给了小潘。
论文很轻,只有3页,但这份礼物被潘映昆捧在手心时,却又有了沉甸甸的珍重:一颗科技的种子种在了潘映昆的心上!
科普小能手,全面发展的社区好少年
抱着投身科学、报效祖国的热望,加之前辈大方之家的指引,潘映昆在探寻科学的路上走得更坚定了,他立志高远,胸怀祖国,那个科技强国梦的种子在生根、在萌芽。
一个7岁的孩童开始了他的科普之路、科技之途。潘映昆申请了重庆科技馆、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,周六周日常常迎来送往,满头大汗的他更快活了;学校里的小小科学家宣讲活动更是让一个三年级的男孩准备了47天;他还守住博客阵地积极的传播健康观念,希望更多的人懂科学用科学;2008年5月12日下午那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一刻,教室里先是一阵惶恐的寂静,接下来的一片哭号中竟传来小潘稚嫩的安慰“别怕,是地震,快抓住我的肩膀,排队去操场空地”……而潘映昆也成为了小区远近闻名的“好少年”,在社区节目上主动帮老人家搬凳子、播放自己的钢琴曲,主动义务为小区送报纸,为社区杂志投稿,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,为他们剪指甲、做番茄蛋炒饭。为灾区的孩子们捐钱捐书,帮助他们脱离贫困,重振生活的信心!
对科技的了解越深,潘映昆越爱科学;他越爱科学,就越深感责任的重大:如果伟大祖国要复兴,科技一定能将祖国武装成一个强国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,对故乡山水的深切情意,潘映昆的外公外婆,爸爸妈妈经常带他在长江边、嘉陵江边钓鱼,放风筝,当他看到一处浅滩上的小鱼尸体,还有江水上的一些漂浮物,潘映昆萌生了要保护水域生态、爱护水资源的念头,而这个念头竟在三年之后成了真。